顶部菜单
网站标志
 
 
文章正文
贮存于煤场中的煤质有何变化
作者:    发布于:2013-03-20 07:32:32    文字:【】【】【
    煤炭在运进电厂后,通常是在贮煤场存放一段时间才会入炉燃烧。在这段时间内,煤质会发生一定的变化,因此,除了对入厂煤质及入炉质必须加以监督外,还存在煤场煤质监督问题。
    煤场通常存煤量控制在15天燃煤量左右,存煤太少,有因缺煤而被迫停炉的危险;存煤太多,一方面增加煤场管理的难度,增加煤的损耗,又积压资金。
     煤场监督管理包括很多方面内容,比如如何组堆,如何进行测温监督、防止煤堆自燃,如何进行煤场盘点,测准煤堆体积及煤的堆积温度以计算存煤量,煤场防风、防水应采取哪些措施等。对于煤质检测人员来说,应了解煤在自然条件下的质量变化情况,了解其变化规律是十分必要的。
     加强煤场煤质监督,减小煤的自然损耗,特别是防止煤堆自燃,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。
电厂进煤通常都是露天存放。煤在自然条件下,将发生缓慢的氧化现象。当煤堆温度升至一定程度时,例如60℃以上,则氧化反应迅速增大,并有导致自燃的可能。这对高挥发分的烟煤及褐煤来说,这种危险性更大。
煤的氧化,导致煤质下降是一种普遍现象。但其质量下降程度,则随煤质特性、特别是挥发分与含硫的高低、煤堆特点,特别是煤堆的大小、形状、高度及压实程度以及自然条件密切相关。
     由于各种煤性质不同,各电厂所处条件的差异(包括煤堆状况及自然环境等),其煤质变化幅度有明显的差异。一般说来,贫煤、瘦煤为主体的混煤,储存6个月,发热量损失约为1.8%~2.0%;高挥发分的气煤、长焰煤,则损失约为5%左右;无烟煤储存6个月以至更长一些时间,其发热量变化甚微;而褐煤即使储存1个月,其发热量也会明显降低。
煤的发热量发生变化,与其相应的煤质其他特性指标值也将发生变化,并呈现某种规律性。
      现以作者近年的研究实例,来说明在自然条件的煤质变化规律。
   为了研究电厂存煤在自然条件下的煤质变化规律,以确定燃煤在煤场中最佳存放条件,计算因煤质变化而导致的经济损失,从而为电厂较准确地估算存煤的热值,探索入厂及入炉煤热值差及改善煤场管理提供依据,特对某电厂燃用的某矿区高挥发分烟煤进行了单独组堆。在与电厂煤场完全相同的条件下,放存1年,每半个月观测记录一次气象参数,测定煤堆不同温度,不同部位的温度,同时在煤堆四侧定点采样,以进行程度及各项特性指标的测定,从而研究其煤质变化规律:一是存放过程中煤质与组堆时相比的下降情况;二是根据对上述观测数据,分析研究在此1年中的煤质变化。
 
访问统计
脚注信息

版权所有 Copyright(C)2012   豫ICP备13011661号

技术支持:鹤壁市据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